■融媒体记者 周雨文 通讯员 张琪
 
  这些天,福门新村垃圾分类专员孙杨伟打开垃圾袋进行巡检时,发现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这个方法很管用,垃圾分错的现象明显减少,即使个别分类不对的,我们溯源上门宣传指导后也得到了纠正。”孙杨伟说。
 
  孙杨伟负责的是一个开放式小区,共有1129户居民。她口中所说的方法,是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企业这段时间正在开展的上门贴“告知书”活动。
 
  今年是我市实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第六年,在一些较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里,分类差的情况却依然存在。“对这类居民来说,日常上门宣传已经不管用,他们认为垃圾分类没有必要或者嫌麻烦,还有个别居民在垃圾分类专员上门‘纠错’时存在抵赖行为。”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上门口头劝说不见效的情况,通过数字赋能,依托垃圾分类专员日常巡检结果数据系统,对每户居民的分类状况按照少部分错误、部分错误、完全错误和投错垃圾桶,设置了“16分”“14分”和“0分”三个档次的分值。3月份,公司试点选择了22个小区,要求每个小区的垃圾分类专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开袋巡检、拍照打分并上传数据行动。从4月中旬开始,根据上一个月的巡检数据库,从系统后台导出0—16分的巡检记录与图片,制作成上门“告知书”,由小区垃圾分类专员上门逐个告知。
 
  “当我们拿着图片上门时,很多居民都不好意思,也意识到这下是动真格了。”孙杨伟说,有图有真相,以事实说话,让那些垃圾分类有误的居民心服口服。同时,垃圾分类结果透明化这种方式,对小区其他居民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据了解,这次共向城区1446户居民发出“告知书”,经过一个月的追踪督导,至5月20日,这1446户居民中有978户分类准确率打分提高到了16分以上。接下来,对于仍然不分类或者分类效果差的居民,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企业将联合街道社区、小区业委会再次上门宣传指导,直到分类准确为止。
 
 
 
责任编辑:骆 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