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慧琳
 
  龙哥是我家的邻居。细眼,黑皮肤,不爱多说话,看上去有点木讷,但这并不影响他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了两个跟他一样木讷的儿子。
 
  很多年前,村里的人并不看好龙哥。因为木讷,小时,人家的孩子都进幼儿园了,他还在田野里游荡。人家的孩子都会背唐诗做算术了,他竟然连十以内的加法都不会。因为家穷,左邻右舍都过上了好日子,他家还是三间平房,而且是用空心砖搭建的简易房。家里唯一值钱的是贷款买来的两台剑杆织机。他父母为早点把债还清,整日整夜织布。所以龙哥读书的早与迟、多与少、好与坏他们都没有放在心上。在家人和村里人的眼中,龙哥就是一棵路边的野草。
 
  但这不影响龙哥生理上的成长,在十五岁时,龙哥已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小伙子。但龙哥还是没考上高中。所以村里人说他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我们村虽小,但好读书。一个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村子,每年都有人考上名牌大学,所以村里人都劝龙哥父母花点钱送儿子去读高中,但龙哥不愿意,他父母也没强求,且自我安慰说:“伢阿龙不是读书的料,让他在家里织布吧。”于是,龙哥就成了一名纺织工。
 
  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龙哥陪他妈来我家取药。刚好我爷爷喝喜酒回来,就问龙哥想不想学手艺。因为我爷爷觉得一个大小伙子在家织布不是个事,而且这样下去,也很难拔掉龙哥家的究根子。龙哥很茫然地问:“学什么呢?”我爷爷说:“厨师!这个手艺门槛低,收入高,只要手艺好,肯吃苦,不怕没活干。”龙哥他妈想了会点头说:“好!”
 
  凑巧,他家有位亲戚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厨师。于是,那个冬天,龙哥转身成了一名厨艺学徒。
 
  学厨艺,一般一年就可自立门户,早一点的半年。可龙哥一学就是三年。其实,在第二年,龙哥已能独立掌厨了。村里人说:“阿龙,你学成了就早点出来挣钱,不必死脑子学三年。”但龙哥说:“拜师学艺得三年,这个规矩我不能破。”他家人也支持他。就这样,龙哥在亲戚那儿没拿一分钱工资,足足干了三年活,学了三年厨艺。
 
  进门是冬天,出来也是冬天。冬天是结婚办酒席的黄金季。那年,村里有对新人结婚,经我爷爷推荐,龙哥拿下了厨艺生涯中第一单业务:三十桌酒席。婚庆那天,雨很大。龙哥像一位考生,定单、切菜、配菜、调味、拼盘,每道环节都小心翼翼。上菜后,不时问身边的帮手:“客人有意见吗?”等上完最后一道菜,龙哥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餐毕,新人特地送上喜糖喜烟以示谢意,龙哥却红着脸说:“不用不用,只要客人吃得开心就好,一村人就是一家人,费用就免了。”
 
  第二天,村里就传开了:阿龙的三年厨师没白学,菜烧得实在好吃。
 
  龙哥的厨艺一炮打响。
 
  从那以后,只要村里办酒席,无论是白事还是红事,都是请龙哥出场。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烧的菜好吃,还因为村民都知道他“木”。我爷爷说:“每次酒席,阿龙收费都比同行低。特别是白事和困难户,钱收得更少。”
 
  龙哥的“木”还不止于此。他每年都会抽时间到有名的大酒店和特色农庄去“吃菜”。只要有人向他推荐什么好菜,或客人有什么喜好,他都会把这道菜的做法去偷学回来。这几年,村民们对小龙虾情有独钟。为了把小龙虾做得更入味、更地道,他放下手头的生意,独自一人到江苏一家小龙虾餐馆打工。回来后,又根据我们当地人的口味进行改良。现在,小龙虾已成为龙哥的招牌菜,顾客戏称:吃龙虾,找龙哥。
 
  龙哥娶到漂亮的老婆,也跟他的“木”有关。那年他的师傅接了一单婚宴酒席,但因为新人是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所以价格很低,就把单子转给了龙哥。没想到,龙哥不但把很平常的菜肴做出了不一样的口味,让客人大饱口福,而且在结账时,只收了帮工的辛苦费。临走时,他笑呵呵地对新人说:“你们身残志坚,生活不易,这点钱权当我对你们的祝福!”
 
  龙哥的这一举动在当地成了热门话题,刚好他后来的老婆是这对新人的伴娘,她既为龙哥厨艺叫绝,又为龙哥的人品折服。于是大胆要了龙哥的QQ号和手机号,发起了爱情攻势。经过近两年的恋爱,最后成了龙哥心中最美的一道绝品菜。
 
  龙嫂原本在大唐袜业城摆摊,人长得俏丽,丰满的胸,纤细的腰,圆润的臀,尤其是她的唇,那个性感。虽然龙嫂做生意很精明,一分一厘都不含糊。但对龙哥在厨师费上的大额优惠,她却视而不见。龙嫂的大度不仅如此,还一口气为龙哥生了两个小龙崽。原以为儿子像母亲,可后来慢慢发现,儿子都跟龙哥一样“木”。邻居笑说:阿龙的气场实在是太强大了。
 
  有妻子助阵,龙哥的厨艺圈越来越大。从村里走向村外,从本镇走向镇外,还经常到邻近的嵊州、新昌、绍兴秀一把,人称“龙厨”。
 
  前些年,在我爷爷的建议下,龙哥购置了办酒席用的彩棚、桌子、餐具以及相关物品,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酒席服务。他还把村里的妇女组成酒席家政服务队,跟随他征南战北。这队员里居然有我奶奶,当然对我奶奶,龙哥是特别关照,总是用他的车接送。
 
  龙哥家的生活也随着他的厨艺“红”起来了。三间平房变成了三层楼房,小车和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两台烦人的织布机已退役,一家人成了龙哥厨业的员工。
 
  但对两个跟龙哥一样木讷的儿子,他并没有送到私立学校,更没有强迫他们上兴趣班,进补习班,还是跟龙哥小时一样,在村子里、在田野里疯玩。用龙哥的话来说:让他们自然而野蛮地成长吧。
 
  今年春节回家,龙哥来给我爷爷拜年。饭后,我说:“现在你家条件也好了,每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为什么不好好培养两个儿子,把他们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去读书,将来有更好的职业。”
 
  龙哥整了整那件笔挺的西服,眯着眼对我说:“职业有贵贱之分吗?让孩子随性地玩,无压力地成长,这不可以吗?难道只有让孩子读书才是培养吗?想当年,在学厨艺和读书之间,我也纠结过。但我母亲说,在农村,人总得靠本事吃饭,有一门手艺,虽然没当官的体面,但能让你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我父母非要我继续读书,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所以我选择了放养,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等长大了,一定会有一扇门向他们开着。”
 
  正说着,两个儿子跑来拉着龙哥去放风筝。田野里,满眼是绿,父子三人欢叫着、奔跑着。春风吹起,风筝越飞越高。
 
 
 
责任编辑:骆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