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根据《越绝书》的记载,越国自勾践称霸后,迁都琅琊,历经八代共224年,最终被楚国吞并。越国消亡后,勾践的后人去了哪里呢?对此,《越绝书》并无交代,《越绝书》卷第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中,对越国末代君主的去向只是说了句“楚伐之,走南山”,而这南山究竟在何处,人们就无从知晓了。
 
  《太平御览》中对勾践后人的去向倒是有明确的记载,该书卷一百七十《州郡部十六》中这样写道:
 
  《福州图经》曰:勾践六代孙为楚所并,其后有无诸,以其境南泉山之地因而都之,称闽越王。至孙繇又以东海隅之地称越王。俱是会稽之域,遂有三越之称。
 
  《十道志》曰:福州,长乐郡。亦闽越地。秦为闽中郡。汉高帝立无诸为福越王,都於此。晋置晋安郡。陈置闽州。唐开元十三年,为福州。
 
  《开元录》曰: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有五姓,谓林、黄等是其裔。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按照《福州图经》的记载,越国为楚国吞并后,勾践的后人最终南逃到了现在的福建福州一带,此后,一位名为无诸的勾践后人,在当地南部泉山一带建立起都城,当上了“闽越王”。到无诸的孙子繇时,他又迁移到靠近东海边的地方,改称“越王”。而据《十道志》所载,汉朝建立时,勾践的后人无诸被汉高帝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封为“福越王”,其都城即在福州。《开元录》中“今建州亦其地”一语则表明,现在的闽北地区大片土地包括闽中的泰宁、建宁、将乐以及闽东的屏南、古田、建瓯,均属勾践后人辖地,那里的林姓、黄姓等族群,则是越国先民的后裔。
 
  唐人所作之诗,也可作为勾践后人入闽的佐证。晚唐时期著名诗人马戴作有《送李侍御福建从事》一诗(见《全唐诗》卷556),其诗如下:
 
  晋安来越国,蔓草故宫迷。
 
  钓渚龙应在,琴台鹤乱栖。
 
  泛涛明月广,边海众山齐。
 
  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
 
  片云和瘴湿,孤屿映帆低。
 
  上客多诗兴,秋猿足夜啼。
 
  马戴是唐会昌四年(844年)进士,任过太学博士。“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太学博士”是官名,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国家最高学府里的教授,属专家、学者,他所写的涉及历史的诗句,肯定不会信口开河。
 
  唐代还有一位叫林宽的诗人,作有《送李员外频之建州》一诗(见《全唐诗》卷606),其诗如下:
 
  勾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
 
  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
 
  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
 
  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
 
  林宽生卒年和生平均不详,只知其约公元873年前后在世。他的诗也说明,勾践的后人最终的落脚地是在福建。
 
  这里有必要对“福建”之名的来历作一简略交代。福建这一地名,始于唐朝。公元733年,朝廷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掌控,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立福建经略军使。
 
  福州即今福州市。从有关福州市的历史沿革的记述中可以见到如下内容:
 
  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史籍开始出现“闽越”的称呼,这一时期,福州的居民乃是古闽人,或是闽越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后,南逃的部分越国贵族与福州当地居民融合,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公元前202年(汉高帝6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在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建州为今福建省建瓯市的古称。唐时的建州,辖地包括建安(即今建瓯市)、建阳(今南平市建阳区)、绥城(今泰宁县、建宁县一带)、将乐(即今将乐县)、唐兴(即今浦城县)、闽县(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东部和闽侯县的东南部地区)等地。
 
  建州的前身为建安,系东汉建安初年(196)划分侯官北乡土地设置。侯官系旧地名。《侯官县乡土志·侯官县建置沿革考》中有如下内容:
 
  《史记·越世家》及《东越列传》:无疆(勾践玄孙,越国的末代君主,其后三代只能自称“君长”——本文作者注)灭于楚,七世至驺无诸,自立为闽越王。秦并天下,废为君长。汉兴,无诸从诸侯灭秦,佐高帝击楚有功,复王闽中,都冶。冶即侯官。
 
  《侯官县乡土志·侯官县建置沿革考》中还提到,根据《晋书·地理志》的记载,侯官“地兼瓯闽”;而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冶在会稽南,其地得闽之全,浙之半。”由此可见,勾践的后裔辖地其实挺大的,不仅仅是福建全境,还包括浙江南部温州一带大片土地。
 
 
 
责任编辑:骆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