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

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馋去职,惨遭流放。后楚国亡,屈原内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的饭团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有人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习俗
  • 挂艾叶菖蒲

    端午节期间,以艾叶悬于堂中,一菖蒲作剑,插于门榻,以僻邪驱瘴、驱魔法鬼。

  • 熏苍术

    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 赛龙舟

    传说起源于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 饮雄黄酒

    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流传汉族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

  • 佩香囊

    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画额

    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 诸暨端午美食

    麦花

    麦花,我们诸暨人也把麦花叫做巧果,大概是取外形灵巧之意,或是赞美制作者手巧。这是我们诸暨在端午节时常吃的一种美食。它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在面粉里加糖,揉成条状,再把条状面粉做成一朵朵花一样的形状,放在油里面炸,等到色泽转黄以后,便可以捞起享用了。炸麦花很费时间,和面,干皮,翻花,到最后炸,都很麻烦。炸的时候要不停地翻动,而且因为是土灶,还要不断地掌握好火候,所以需要一定经验才能做成。据老一辈讲,用红糖和着面粉,味道会更好。

    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豆沙、板栗、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茶叶蛋

    茶叶蛋,煮制过程中加入茶叶,在诸暨的车站、街头巷尾,游客行人较多之处等场所均有卖,物美价廉。可以做餐点,闲暇时又可当零食,实用和情趣都兼而有之。 剥开来莹白中泛着微黄,能清晰的看见茶水渍出的褐色纹路,深深浅浅,仿佛年代久远的玉石,自然皲裂出美丽的花纹,肆意绽放。

    绿豆糕

    记忆中,麦花是大人小孩皆喜欢吃的,而绿豆糕相对是年纪较大的。因为绿豆一直被人们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所以端午节吃绿豆糕除了满足人们的口福外,还有排出体内毒素的期望,用健康的体魄迎接酷夏的到来。

    文明过端午

    浬浦镇敬老院开展端午节送温暖活动

    牌头靖江:薰风细雨端午节,“棕”情“棕”意邻里情

    手工绿豆糕进王家井镇霞中村文化礼堂

    陶朱街道友谊社区开展端午节献爱心慰问活动

    端午节诗词选